学校主页 | 邮箱
高职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简介 | 研究队伍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研究课题 | 关于我们 | 图片新闻 | 信息参考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职教动态>>正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分类培养高职人才新模式
2015-09-16 14:55   审核人:

教育部简报〔2015〕第30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入手,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分类培养高职人才新模式。

  创新分类培养体系。一是着力培养技能促进型学生。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开设一批特长生工作室,承接社会项目、帮助企业开发应用产品,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以技能培养促进技术学习。二是着力培养技术增强型学生。针对学习兴趣强的学生,开设创新实验班、网络精英班、名师工作室等一批技术工作室,强化技术学习和研发,以学科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带动技能学习和技术创新。三是着力培养创业自强型学生。针对创业兴趣强的学生,开设大学生科技项目园、商贸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园、淘宝电子商务中心、“香樟大道”微商平台等创业载体,强化学生创业能力,以商务实战牵引技术学习与技能培养。

  优化分类培养措施。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分类培养类型,分别设置专业拓展、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等模块选项,将培养目标体现和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是打造众创空间载体。自2009年起,先后在校内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商贸创业街、5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园、3200平方米的市级大学生创业园。2015年初,与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园。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推行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专业名师协同育人。三是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深化学分制改革,将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与技能竞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的情况折算为学分,建立与常规教育课程学分互换机制。实施弹性学制,完善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根据发展需求调整学业进程。

  加强分类培养保障。一是成立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和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分类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研究解决人才培养重点问题。二是制定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专业导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个性化培养学分认定和折合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和大学生科技项目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三是设立分类人才培养项目扶持和培育专项经费,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激励,对分类培养的各个项目实行严格的绩效考评。

关闭窗口